快捷搜索:  

回暖信号频现 生猪行业周期上行趋势深重

"回暖信号频现 生猪行业周期上行趋势深重,这篇新闻报道详尽,内容丰富,非常值得一读。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让人眼前一亮。 新闻的写作风格流畅,文笔优秀,让人容易理解。 这篇报道的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让人看了很舒服。 "

祖国经济(Economy)网版权所有

祖国经济(Economy)网新媒体矩阵

网站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近期,生猪现货价格持续上涨,全国部分地区猪价已涨至16元/公斤以上。与此同时,生猪期货价格节节攀升,最新价格也较春节前低点累涨超16%。

分析人士表示,2023年下半年以来,生猪产能去化逐步兑现,导致生猪供给减少。此外,根据正常需求规律,下半年生猪需求将好于上半年。市场对于将来生猪行情持乐观预期,吸引了部分养殖群体开始从事二次育肥操作,分流了部分市场供应,进而推升生猪价格上涨。尽管多位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生猪价格大概率维持上行,但仍需警惕二次育肥操作,以及一旦市场乐观情绪高涨带动价格过度上行对价格方面带来的制约作用。

● 本报记者 马爽

二次育肥入市改善短期基本面

春节过后,生猪市场春意盎然。我国统计局发布的旬度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上旬,外三元生猪价格为15.0元/公斤,较2月下旬的13.7元/公斤累计上涨9.5%。

提前反应市场预期的生猪期货价格也在春节前触底反弹。文华财经(Finan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收盘,生猪期货主力合约收报18270元/吨,较2月7日低点15710元/吨累计上涨16.30%。

“生猪养殖行业经历连续一年亏损后,今年(This Year)春节之后终于迎来了生猪价格的反弹。”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孔海兰向祖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本轮生猪价格的启动源于生猪产能持续下降之后,市场信心的提升。

从终端报价来看,全国部分地区的生猪价格甚至已涨至16元/公斤上方,5月21日,最高报价一度达到16.6元/公斤。

尽管生猪价格整体维持涨势,但是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外三元生猪价格于2月下旬止跌反弹,4月上旬达到15.3元/公斤,4月中旬则回落至14.9元/公斤,5月上旬再次涨至15.0元/公斤。

“无论是3月份还是5月份的生猪价格上涨,都与市场上的二次育肥有较大关联。”卓创资讯生猪行业分析师王亚男向记者表示,北方地区散户及中小规模养殖场生猪去产能情况较为普遍,空栏率较高,市场对后市生猪行情持乐观态度,但是由于母猪及仔猪补栏周期较长,且风险随之提升,因此近期二次育肥操作愈发普遍。

所谓二次育肥,是指养殖户购买正常出栏健康(Health)猪对其进行(Carry Out)再次育肥,通过低买高卖,赚取涨价部分的价差。

中信建投期货养殖行业首席分析师魏鑫表示:“近期生猪市场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回暖,根本原因在于2023年下半年的产能去化逐步兑现导致生猪供给减少。此外,市场对下半年生猪行情存在乐观预期,也吸引部分养殖群体开始从事二次育肥操作,分流了部分市场供应。”

王亚男介绍,本轮二次育肥主要补栏的是90公斤-125公斤体重段的标猪,由于二次育肥猪价较高,也带动了正常出栏生猪价格的上涨。此外,部分二次育肥户补栏120公斤-125公斤的标猪,在标猪收购时与屠宰企业形成竞争关系,进一步推高了生猪价格。

“二次育肥参与主体入市,在增加标猪需求的同时,也减少对市场的供给,改善短期生猪市场基本面,现货价格因此得到支撑。”孔海兰表示,进入5月份,随着农产品板块整体上行,饲料原料端的玉米、豆粕价格持续走强,成本端对生猪价格形成支撑。此外,近期A股养殖板块多只个股反弹,市场乐观情绪升温,再次对生猪现货价格形成利多刺激。

行业产能去化明显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业内人士普遍将本轮生猪价格反弹的原因归结为行业产能去化明显。

从2023年1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进入下降区间,此后生猪产能持续回调。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年3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3992万头,同比下降7.3%,相当于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2.4%,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此外,我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猪肉产量1583万吨,同比下降0.4%。

“从目前(Currently)公布的能繁母猪数据来看,产能去化较有力,供给端情况显著改善。而根据正常需求规律,下半年生猪需求将好于上半年,需求端也有望对生猪价格形成支撑。”孔海兰表示,虽然目前(Currently)生猪的终端需求比较稳定,较前期并未出现大幅增加情况。但若将来需求出现增加,需求端与供给端形成共振,届时猪价上方空间值得期待。

就生猪价格表现来看,王亚男认为:“本轮‘猪周期’拐点在2024年2月末已经出现。”

王亚男解释,一方面,虽然南方地区猪源仍较为充沛,但是前期北方地区去产能效果逐步显现,生猪价格震荡上涨并带动全国均价上涨。卓创资讯监测的数据显示,全国瘦肉型生猪交易均价已由2月末的13.48元/公斤上涨至5月20日的15.75元/公斤,区间累计涨幅达16.84%。另一方面,北方地区已进行(Carry Out)至少两轮的二次育肥集中补栏操作,侧面反映出空栏率较高。

魏鑫表示,后续的生猪价格波动和2019年以前的“猪周期”波动在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直接把此前的经验转移过来。魏鑫认为:“本轮生猪价格的上涨具有相对确定性,是来自2023年的产能去化,但一旦猪价出现回暖,产能开始恢复,那么对应的猪价上行空间也将受到限制。此外,在2019年以来的持续投资下,整体生猪行业的投资回报率预期下行,阶段性和季节性的盈利空间存在,但要形成跨年度的超长盈利周期尚有难度。”

对年内行情持乐观态度

随着近期生猪价格的上涨,养殖群体的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

“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后,养殖户看涨情绪升温,二次育肥的入市积极性再度提升。”孔海兰表示,但是在经历去年的亏损后,二次育肥参与主体趋于谨慎,整体以“短进短出”为主。

魏鑫也表示,今年(This Year)以来二次育肥群体以“抄底不追涨”的模式为主,而夏季的到来可能限制二次育肥群体追涨的力度。另外,受2023年市场经验影响,养殖端虽然对于今年(This Year)下半年持有乐观情绪,但对生猪价格上涨高度保持谨慎,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可能寻求期货、“保险+期货”等方式来进行(Carry Out)风险管理。

从仔猪补栏情况来看,孔海兰介绍,随着生猪价格持续上涨,近期养殖端对仔猪的补栏意愿有所提升。

展望后市,王亚男认为,短期来看,本轮生猪价格上涨主要受北方二次育肥带动,由于部分二次育肥补栏时的生猪体重已偏大,因此养殖周期将比较短暂,6月份可能会陆续出现二次育肥猪出栏,届时供应端可能出现短时增加,生猪价格上涨幅度恐受限,局部可能出现暂时止涨回落现象。此外,由于部分南方地区猪源可能调往北方地区市场,因此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生猪价格上涨幅度。

不过,从长周期来看,王亚男表示,受供应端趋降影响,今年(This Year)生猪价格将以上涨为主。“后期二次育肥可能会不断出现,在猪价持续上涨时选择出栏,增加市场供应,抑制生猪价格涨势,而在猪价下降后再度进行(Carry Out)二次育肥。因此,从整体来看,今年(This Year)生猪价格可能呈现震荡上涨态势。”

从周边品种表现来看,孔海兰表示,目前(Currently)农产品板块各品种均呈现出偏强的表现,对生猪市场也形成一定的影响。预计生猪价格将延续上行态势,并有望在四季度需求旺季阶段达到全年最高水平。

魏鑫认为,此轮生猪价格的上行行情可能主要体现在二、三季度,四季度将维持高位震荡可能震荡调整。“目前(Currently)市场普遍对今年(This Year)生猪行情持乐观情绪,而一旦情绪高涨带动价格过度上行,后续可能面临持续调整风险。”魏鑫说。

生猪市场,生猪,母猪,生猪行情,生猪价格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赞(554) 踩(18) 阅读数(2409)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加载中......
发表评论